首页 > 正文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的变迁

作者:时间:2011-08-28点击数: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铜绿假单胞菌 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的变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常见原因。铜绿假单胞菌(PAE)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首要致病菌,该菌耐药性强、耐药谱广。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PAE较为有效的药物耐药情况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和控制带来极大的难度。亚胺培南做为抗PAE感染的重要药物之一,近年来报道的耐药率逐年上升。老年COPD患者,由于反复发作肺内感染、多种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下降,细菌耐药问题会更加突出,为了解某院老年AECOPD患者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感染现状和变迁,对回顾资料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

1、结果

1.1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 近3年,某院的老年AECOPD患者中共分离出PAE 566株。亚胺培南对PAE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2006年耐药率为23.2%、2007年为34.6%、2008年为52.2%);对PAE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的药物还包括:头孢哌酮、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多黏菌素B等;在3年中耐药率≥50.0%的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3年中对PAE较为敏感的药物有:多黏菌素B、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

1.2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分析 在对255株IRPA的药敏分析中,其耐药菌株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42株、2007年62株、2008年151株)。在耐亚胺培南的菌株中,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高。在这些耐药菌株中,多黏菌素B和阿米卡星保持着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较低;加酶抑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61. 9%、38.7%、40.4%),低于不加酶抑制剂如哌拉西林的耐药率(69.0%、45.2%、79.5%);四代头孢的耐药率也较高,但有下降趋势(耐药率64.3%、40.3%、35.1%);氨曲南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40.5%、61.3%和67.5%);而三代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的耐药率均>50.0%;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替米星等的耐药性均>60.0%;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70.0%。

2 讨 论

COPD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其免疫力低,容易发生肺内感染,其中细菌感染是COPD患者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COPD的细菌学研究,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80.0%的AECOPD由下呼吸道感染引起,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PAE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在临床感染的革兰阴性菌中占据首位。由于存在地区差异和用药习惯不同等原因,各地的耐药情况也各不相同,但总体趋势,PAE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

本调查回顾性资料显示,对PAE敏感的几类药物如大部分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等)、青霉素类(如哌拉西林)、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等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等3年的耐药率均≥50.0%,显示出较高的耐药性;头孢他啶、氨曲南的耐药率也在36.0%~56.0%;头孢匹罗的耐药性虽然较高,但有一定程度逐年下降(2006年耐药率47.5%、2007年36.3%、2008年32.9%),可能与本地区很少使用该药有关;多黏菌素B、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部分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等虽然耐药性逐年上升,但仍显示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可有效的治疗PAE感染。

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成为临床治疗PAE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之一。然而随着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PAE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逐渐增加。本调查分离的PAE 566株,其中亚胺培南对PAE 2006年耐药率为23.2%、2007年为34.6%、2008年为52.2%,耐药率呈逐年大幅度上升。PAE耐药机制较为复杂,除了老年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外,还与PAE自身的细胞特性有关。PAE在药物的诱导下可以发生细胞壁结构变化,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oprD基因缺失,产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生物膜保护作用,使得感染难以清除,停用抗菌药物后感染再次发生,此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对亚胺培南的耐药可由多种机制引起,如:膜耐药机制和细菌外排机制等,因此选用敏感抗菌药物,避免耐药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主要问题。

本调查中IRPA患者的药敏分析中,耐药菌株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42株、2007年62株、2008年151株),说明PAE对亚胺培南等广谱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

对255株IRPA分析显示,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高,在这些耐药菌株中,多黏菌素B

和阿米卡星保持着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较低,这可能与各地区常用药物种类及药物使用频率的差异使PAE面临的药物选择性压力不同相关。

研究证实,具有较高活性的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为目前介导革兰阴性杆菌对新型广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β-内酰胺酶。本调查中β-内酰胺类药物如哌拉西林及加酶抑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年的耐药率仍居高不下;三代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的耐药率均>50.0%;四代头孢的耐药率也较高,但有下降趋势(耐药率64.3%、40.3%、35.1%),说明对IRPA而言,β-内酰胺酶的耐药仍占主导地位。其他类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PAE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50.0%,而IRPA两者的耐药率高达>70.0%;而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替米星等的耐药性均>60.0%;氨曲南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0.5%、61.3%和67.5%);可见除了产生了β-内酰胺酶外,扩散通道OPrD2、OprE的缺失及过表达MexAB2OprM或MexEF2OprN流出泵机制也是耐药的主要原因。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点之一,尤其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且存在更多易感染的疾病,如合并COPD,是感染难以控制且产生严重多药耐药感染的客观原因。改善机体状况、根据药敏结果联合用药对多药耐药,尤其是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控制感染至关重要。

—摘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3期

主办: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804号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