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新春佳节将至,头孢配酒真的说走就走吗?

作者:白慧时间:2025-01-23点击数:

新春佳节将至,头孢配酒真的说走就走吗?


俗话道:“无酒不成席”。新春佳节将至,亲朋好友相聚,小酌庆新春。大家在把酒言欢时有没有听说一句话“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这是真科学,还是危言耸听?为什么头孢与酒不能同服?还有哪些药物不能与酒同服?服药多长时间可以饮酒?下面,临床药师为大家说一说头孢和酒之间的那些事。 

一、为什么会说“头孢配酒,说走就走”呢?

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酒精(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正常情况下,酒精进入人体后,约有10%左右会以原形随着呼吸、尿液及汗液等排出;其余则需要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ALDH)的作用被氧化为乙酸,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若乙醛脱氢酶(ALDH)的活性受到抑制,不能由乙醛代谢成乙酸,则会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当血液中乙醛浓度升高5-10倍,会出现乙醛蓄积综合征,即“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的“双硫仑样反应”会导致死亡,虽然到不了“说走就走”的程度,但还是有“走”的可能。  


二、什么是双硫仑及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物,又名戒酒硫。它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所以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指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或前后饮酒而出现的面部潮红、出汗、头痛、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跳加速、血压下降等一系列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呼吸抑制,甚至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死亡。服用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后饮酒,最短5分钟可出现症状,一般多在30分钟左右,少数在30分钟至1小时内出现反应,少数在1小时后才出现反应。

三、所有的头孢类药物和酒精相遇都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吗?

并非如此。某些头孢类药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与双硫仑的结构类似,对乙醛脱氢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因此,这样的头孢类药物遇上乙醇就会出现与双硫仑样反应类似的表现,引起“说走就走”的严重后果。

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的头孢类药物主要包括: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美唑、头孢替安、头孢克洛、拉氧头孢、头孢米诺、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尼西、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啶等,其中以头孢哌酮的发生率最高。

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等药物含有甲硫三嗪侧链,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团,在服用期间饮酒,理论上一般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但依然有报道称在饮酒前后使用以上药物出现了类似双硫仑样反应,可能因为产生了含有类似甲硫四氮唑结构的代谢物,因此仍需警惕。

四、除了头孢,还有哪些药物不能与酒同服?

还有一些药物与乙醇作用同样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仅在一些文献中有所提及。如:含有咪唑基团的药物(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等均可抑制乙醇的代谢,仍需要严格忌酒,具体见下表:

药物分类

可能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非头孢类药物

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

硝基呋喃类

呋喃唑酮、呋喃妥因、硝呋太尔

大环内酯类

琥乙红霉素、红霉素

喹诺酮类

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莫西沙星

氯霉素类

氯霉素

抗真菌药

酮康唑、灰黄霉素

磺胺类

复方磺胺甲噁唑

抗结核类

异烟肼

降血糖药物

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苯乙双胍、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

其他药物

别嘌醇、华法林

除了注意上述种类药物,我们还要关注含有乙醇的药物。常见的含乙醇的注射液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等;还有一些含乙醇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感冒止咳糖浆等,虽然乙醇含量有限,进入血液循环后即使全部代谢为乙醛也是微量的,但与某些药物尤其是头孢类抗菌药物联用仍能产生剧烈反应。上述药物与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的药物仍需分开使用,避免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

五、一旦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有哪些紧急处理措施?

无论双硫仑反应程度如何,均需立即停止饮酒及用药。

1.轻度反应:一般休息2小时左右会自行缓解。

2.中度反应:多喝水,必要时催吐,如呕吐时应将头偏向一侧,避免阻塞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吸氧、卧床休息,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可通过口服药物(如:维生素C)或静脉滴注大量液体(如: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6、维生素C等),加速药物和乙醇的排泄。

3.重度反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如纳洛酮催醒,地塞米松抢救治疗等。

六、如何避免双硫仑样反应?

1、如果首先接触的是含甲硫四氮唑基团或抑制乙醇代谢的药物需要等待药物5个半衰期的时间,不同药物半衰期不同,安全起见,建议停止用药3-5天再接触酒精。

2、如果首先接触的是酒精:酒精在人体内的清除半衰期是6小时左右。根据5个半衰期的原则,需等待大约30小时,体内酒精被清除,使用头孢等药物才会比较安全;但个体间有差异,尤其酒精在肥胖人体内代谢速度相对较慢,所以安全起见,建议在接触酒精至少2天后,再使用含甲硫四氮唑基团或抑制乙醇代谢的药物。

 

在此,我们提醒广大朋友:“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祝大家度过一个平安喜乐的新春佳节


 

主办: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804号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