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因而感冒药的使用率较高。据调查资料显示感冒自我药疗比例最高,从药品分类管理来看,感冒药分为非处方药(over—the—counter,OTC)。有资料显示,由于患者往往认为OTC药品无害而更易过量服用,致使OTC药品相关的药物比处方药更易引起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由于感冒至今尚无特效疗法,目前只能对症处理,让其逐渐自愈。由此,市售的感冒药多为针对感冒各种症状的复方制剂,避免了感冒时一次服用多种对症药物的麻烦,给自我药疗带来方便。目前,抗感冒药复方制剂多达上百种,患者面对纷繁众多的感冒药,由于不清楚其复方制剂的成分,往往导致重复用药,使感冒药中的某些成分用药过量,严重的引发药物反应或药物过量中毒。鉴于此,本文对感冒药按组方进行分类,并作列表简介,以便于临床治疗或患者自我药疗时合理选用,避免重复用药,防范不良药物事件。
1 感冒药组方
感冒用药主要是针对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流泪、鼻塞流涕、咽喉充血、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以减轻痛苦缩短病程并预防并发症。因此,感冒药大多为几种对症缓解剂的复方制剂。由于由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组胺药、减充血剂、镇咳祛痰药这几类药物组方,以覆盖感冒的所有症状,故也有称为感冒多症状缓解剂,又称感冒咳嗽联合复方。有些还含有抗病毒药或清热解表、清热解毒等中药。
将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组胺药、减充血剂、镇咳祛痰药这几类药物进行组方,形成了一系列抗感冒药,有包含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组胺药、减充血剂、镇咳祛痰药的完全组方,也有包含部分缓解剂的选择性组方,不同组方的抗感冒药在治疗上也各有侧重(具体见下述)。可以根据感冒症状、病情轻重、患者个体状况选用。
2 常用于感冒药组方中的药物
解热镇痛抗炎药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贝诺酯、双氯芬酸等。缓解头痛发热及全身酸痛的症状。
抗组胺药
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特非那定、盐酸曲普利啶、异丙嗪等。用
以消除或减轻鼻子发痒、流涕、打喷嚏,咽喉和眼睛发痒及流泪等症状。
减充血剂
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因过敏反应或感冒引起的鼻腔或鼻窦
阻塞(鼻塞),以及因炎症或感染引起的耳阻塞。
镇咳药
氢溴酸右美沙芬、可待因、氯哌司汀(咳平)、二氧丙嗪(克咳敏)等,解除感冒时的
咳嗽症状。
祛痰剂
愈创甘油醚、羧甲司坦等,解除感冒时的咳嗽症状。常与镇咳药合用,用于感冒痰多
咳嗽。
其他成分
人工牛黄(解热镇惊药,协同解热镇痛药作用)、咖啡因(协同解热镇痛药作用,降低
抗组胺药的嗜睡副作用)、金刚烷胺(用于亚洲型流感,有退热作用)、葡萄糖酸锌(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和提高机体抗病毒的能力)等。
3 感冒药按组方分类及简介
3.1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组胺药、减充血剂、镇咳祛痰药完全组方
本类组方为感冒对症治疗的4类药物完全组方,以覆盖感冒的所有症状。既可减轻上呼吸道黏膜充血,消除鼻塞、流涕、眼鼻瘙痒、喷嚏、流泪等感冒前期症状,又可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咳嗽、四肢酸痛、肌肉痛、全身不适等中、后期症状。由于抗组胺药常常有嗜睡的中枢抑制作用及抗胆碱作用,因此,有些品种设计为日夜片,日片不含抗组胺药,不引起嗜睡;夜片含抗组胺药(盐酸苯海拉明或马来酸氯苯那敏),能进一步减轻由于感冒引起的各种不适,并使患者安睡。
3.2
3.4 抗组胺药与减冲血剂复方
本类组方可减轻或缓解由于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和鼻窦炎、枯草热所致的早期临床症状,如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和鼻塞等症状。
3.5 镇咳祛痰剂或与抗组胺药复方
本类组方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引起的咳嗽。其中盐酸异丙嗪与磷酸可待因组方有协同作用,故镇咳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磷酸可待因。含祛痰药成分的制剂可用于痰多咳嗽
3.6 抗组胺药于减充血剂和解热镇痛抗炎药复方
本类组方抗组胺药与减充血剂和解热镇痛药,用于无咳嗽或咳嗽症状较轻的感冒症状。
3.7 抗组胺药与解热镇痛抗炎药复方
本类组方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机体过敏症状。酚咖片适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及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炎、神经痛、偏头痛、痛经等。
3.8 减充血剂与镇咳祛痰剂复方
本类组方具有缓解鼻塞、镇咳、祛痰作用。仅减充血剂与镇咳药的复方,可缓解鼻塞、镇咳。仅减充血剂与祛痰剂的复方,可用于祛痰镇咳、平喘及缓解鼻塞。
3.9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减充血剂复方
本类组方用于头痛发热、鼻塞为主的感冒症状;用于缓解由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抗炎
4 安全使用复方抗感冒药
4.1 根据感冒的临床症状选择用药,如病人只是卡他症状鼻塞、流涕,原则上不用含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复方抗感冒药。10%以上的感冒药为病毒所致,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除非并发了细菌感染。
4.2 组成抗感冒药的药物汇总类和品种有限,多数制剂存在相同的成分,因此,用前一定详细看懂药品说明书,避免重复用药,以免过量用药引发ADE。
4.3 含有抗组胺成分的感冒药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有引起嗜睡的副作用,司机、高空作业者、精细工种操作者不应服用,至少白天不可使用。
4.4 含有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的制剂,对麻黄碱敏感的孕妇、老年患者,患心脏病、高血压、甲亢、青光眼、肺气肿等呼吸困难患者、前列腺肥大伴排尿困难患者及精神忧郁症患者不宜服用。
4.5 用药时间3-7d,如若应用后症状未见缓解,应及时停药。服用期间注意观察是否有皮疹、皮肤发黄、消化道出血、尿量异常等。发现问题及时停药,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4.6 小儿应使用儿童用复方抗感冒药。因为小儿肝肾功能较弱,药物易蓄积造成肝肾功能损害,有些成人用感冒药的成分对小儿有损害。如含贝诺酯的制剂一般不能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WHO建议3岁以下儿童禁用对乙酰氨基酚等。
4.7 孕妇前3个月应慎用最好不用感冒药,且妊娠全程避免使用含抗病毒药物的感冒药,因为抗病毒药可能致畸胎。
4.8 服用抗感冒药期间不要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因为大多数感冒药含有解热镇痛对乙酰氨基酚,酒中乙醇可使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产物无法消除,而转向肝、肾细胞结合,从而造成肝、肾组织的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肝坏死。另外,乙醇还会增加解热镇痛抗炎药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溃疡。
4.9 合理使用抗感冒中成药。 中医依据病因把感冒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暑热型3种,在用药上也有区别。①风寒型感冒,治疗应选择辛温解表类药,宣肺散寒。可选择感冒冲剂、通宣理肺、小柴胡片等。②风热型感冒,宜宣肺清热、辛凉解表,可选用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或感冒清热冲剂口服。③暑热型感冒,宜清热祛暑、清气分热,可选用藿香正气冲计或口服液。
5 结语
感冒药针对减轻感冒的痛苦缩短病程并预防并发症而设计,可根据感冒初期、中后期症状的不同和病情轻重及个体差异提供多种选择。个体空间存在差异,不同的患者对感冒药的各组分的反应也存在差异,选用感冒药时应该针对病症个体化选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如对于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对乙酰氨基酚类感冒药,并在服药期间禁止饮酒;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儿童均不能使用含双氯芬酸的感冒药;甲亢、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及糖尿病患者均不能使用或慎用含有减充血剂的感冒药等。合理选用必要的抗感冒药,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以了解药物组分,避免重复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切忌“恨病用药”,几种感冒药合用。中成药的选用要注意中医的感冒分型,对症选药。
--------摘自《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