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常用药物过敏试验方法
1.1 青霉素G钠(钾)
1.1.1 皮试溶液的配制 取青霉素皮试剂1支(含青霉素钠2500单位),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ml溶解稀释(含青霉素500单位/ml)。本品稀释后供24小时使用。
1.1.2 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 皮内试验:消毒前臂屈侧关节上6.7cm处皮肤,抽取皮试液约0.1ml做皮内注射(小儿注0.020.03ml),20分钟后,如局部出现中心晕团、周围红斑,直径大于lcm,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者为阳性;对于可疑阳性反应者,应在另一前臂用氯化钠注射液做对照试验。
1.1.3 注意事项 极少数患者,可在皮肤试验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常于注射后数秒至5分钟内开始,先皮肤瘙痒、四肢麻木,继则气急、胸闷、发绀、心跳加快、脉细、血压下降、大量出汗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病人死亡。故应做好抢救准备,如常备盐酸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中枢兴奋药和抗过敏药。
1.2 其他青霉素类 氨苄西林、羧苄西林、苯唑西林、哌拉西林。
1.2.1 皮试溶液的配制 0.5g/瓶加氯化钠注射液至1ml→50mg/ml;取0.1ml加氯化钠注射液至1ml→50mg/ml;取0.1ml加氯化钠注射液至1ml→5mg/ml;取0.1ml加氯化钠注射液至1ml→0.5mg/ml。
1.2.2 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 取0.1ml(50μg)皮内注射,阳性反应者禁用。
1.3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1.3.1 皮试溶液的配制 取,每支含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5mg),注入5ml注射用水,配制成500μg/ml皮试液。
1.3.2 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 取0.1ml(50μg)皮内注射,阳性反应者禁用。
1.4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在《中国药典》并无明确规定必须做过敏试验,但在有过敏史或是过敏体质者,根据情况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液浓度现无统一规定,一般规定采用0.5mg/ml做皮试液。以下为头孢菌类皮试液的配制方法,供临床参考。
1.4.1 皮试溶液的配制
1.4.1.1 1g头孢菌素+2ml氯化钠注射液,得500mg/ml溶液(A液)。
1.4.1.2 用lml注射液吸取A液0.1ml+0.9ml氯化钠注射液得50mg/ml溶液(B液)。
1.4.1.3 推掉0.9ml,余0.1ml+氯化钠注射液0.9ml得5mg/ml溶液(C液)。
1.4.1.4 推掉0.9ml,余0.1ml+氯化钠注射液0.9ml得0.5mg/ml (D液)皮试液。
若头孢菌素为0.5g/瓶,则在首次稀释后取A液0.2ml+氯化钠注射液0.8ml得50mg/ml溶液(B
液),余同上1.4.1.3、1.4.1.4部得D液。
1.4.2 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 取上述D液0.1ml注入前臂掌侧下段内皮,1520分钟后观察,局部皮肤红肿直径在lcm以上者为阳性(+)。
1.5 链霉素
1.5.1 皮试溶液的配制
1.5.1.1 取链霉素1g(100万单位)加氯化钠注射液3.5ml,溶解后即成4ml(25万单位/ml)。
1.5.1.2 取上液0.1ml,加氯化钠注射液0.9ml成2.5万单位/ml。
1.5.1.3 取(1.5.1.2)液0.1ml,加氯化钠注射液0.9ml成2500单位/ml。
1.5.1.4 取(1.5.1.3)液0.2ml加氯化钠注射液0.8ml成500单位/ml。
1.5.2 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 取皮试液0.1ml(50单位)做皮内试验,观察20分钟。其判断标准同青霉素。
1.5.3 注意事项 皮试阴性的病人,注射时也可发生过敏反应,故应做好抢救准备。皮试方法,目前全国尚不统一,已规定要做皮试的地区,应坚持下去。
1.6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
1.6.1 皮试溶液的配制 PPD原液(50u/ml)。
1.6.2 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 吸取上述液0.1ml(5u),采用孟都法于前臂掌侧皮内注射,于注射后48~72小时检查注射部位反应。测量应以硬结的横径及其垂直径的mm数记录。反应平均直径≥5mm,即为阳性反应。凡有水泡、坏死、淋巴管炎者均属强阳性反应,应详细注明。
1.7 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1.7.1 皮试溶液的配制 取0.1ml血清加0.9ml氯化
钠注射液。
1.7.2 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 取皮试液0.1ml在前臂做皮内试验,观察15分钟后,若有1cm以上的红肿则为阳性。同时应以氯化钠注射液在另一前臂做对照试验。
1.7.3 注意事项脱敏注射法 将10倍稀释液,按0.2、0.4、0.8ml 3次注入,每次间隔30分钟,如无反应,再注射其余量。
1.8 细胞色素C
1.8.1 皮试溶液的配制 原液。
1.8.2 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
1.8.2.1 划痕法 用本品1滴,滴于前臂内侧皮肤上划痕,使之少量出血,观察20分钟,如发红l0mm以上或肿胀在7mm以上为阳性。
1.8.2.2 皮内法 将本品稀释成0.03mg/ml,皮内注射0.03~0.05ml,20分钟后,发红直径在15mm以上,或肿胀在l0mm以上为阳性。
1.8.2.3 点眼法 将浓度为5mg/ml本品1滴,滴于眼结膜上,20分钟后,结膜充血、水肿,痒者为阳性。
1.8.3 注意事项 据报道国外偶可引起过敏反应,国内临床应用虽尚未发现过敏反应,但应提高警惕,尤其是停用后再次用药时更需注意。
1.9 有机碘造影剂 碘吡啦啥、醋磺苯酸钠、泛影钠、泛影葡胺、胆影钠、碘化油等。
1.9.1 皮试溶液的配制 30%有机碘溶液。
1.9.2 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
1.9.2.1 静脉注射法 用30%有机碘溶液lml注入静脉,密切观察10分钟,观察有无心慌,颊部黏膜水肿、恶心、呕吐、荨麻疹、血压下降及其他不适等反应,如有上述现象,不可注射。
1.9.2.2 口含试验法 以1~5ml造影剂含于口中,5分钟后观察有无上述反应。
1.9.2.3 皮内注射法 以0.05~0.1ml造影剂注入皮内,10~15分钟后,观察如有1cm大小的反应红斑,即为强阳性。
1.9.2.4 结膜试验法 以1~2滴造影剂滴入一侧眼结膜囊内,1分钟后,观察结膜与巩膜充血情况(与对侧对比),如有显著充血,血管扩张、曲张即为强阳性。
1.9.3 注意事项 过敏试验阴性者,在碘造影过程中仍可出现过敏反应,需注意。
1.10 门冬酰胺酶
1.10.1 皮试溶液的配制 向1000单位的安瓿内加0.9%氯化钠注射液lml溶解,再取该溶液0.1ml加于0.9%氯化钠注射液0.9ml即成100单位/ml。
1.10.2 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 取皮试液0.1ml(10单位)做皮内注射。结果判断同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者不可应用本药。
1.10.3 注意事项 不同药厂、不同批号的产品其纯度和过敏反应均有差异。有过敏史者应十分小心或不用。
1.11 胸腺肽注射液 取原药配成25μg/ml的溶液,皮内注射0.1ml,阳性反应者禁用。
1.12 荧光素钠注射液 在静脉给药前10~15分钟先用1%的本品溶液5ml注入静脉做过敏试验,若无反应再全量推入。在推注本品和给药后数小时应严密观察病人反应。
2 总结
2.1 可用青霉素皮试剂做皮试的药物包括: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注射用美洛西林钠、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2.2 对青霉素过敏而禁用的头孢菌素包括:舒普深、新瑞普新、马斯平。
2.3 对青霉素过敏,应慎用其他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2.4 药典中明确规定了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之前要进行皮试,过敏者禁用;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根据病情权衡利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
2.5 药典规定,对其他β-内酰胺类曾发生过敏性休克等即刻反应者禁用噻肟单酰胺菌素(氨曲南)。
2.6 药典规定,对青霉素与头孢发生严重全身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者禁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
2.7 药典、药品说明书是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备案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是临床或患者用药的基本依据。药典和药品说明书中明确要求进行皮试的,必须进行,不能简化。
--------摘自《临床医生》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