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554例癫痫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作者:时间:2008-08-29点击数:

杨小英

摘要:目的 了解癫痫患者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 -2006年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服用苯妥英钠(PHT)、苯巴比妥(PB)、丙戊酸(VPA)或卡马西平(CBZ)治疗的2554例癫痫患者血药浓度监测情况。结果 4种抗癫痫药物中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百分率分别是卡马西平68.14%,苯巴比妥62.50%,丙戊酸48.91%,苯妥英钠23.01%。其中苯妥英钠血药浓度在治疗窗比例最低,且波动幅度大。结论 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对医生调整用药剂量、实现个体化给药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回顾性分析

癫痫是中枢系统常见病,是脑部神经元群异常放电引起的一过性脑功能紊乱综合征。其病因复杂,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的障碍。在我国统计调查显示,癫痫的患病率约为0.5%,在治疗癫痫时抗癫痫药物有着重要意义[1]。由于抗癫痫药物服用周期长,安全范围小、有效剂量个体差异大、毒性强,临床医生仅凭经验,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此,要制定较好的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本文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了2000~2006年2554例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和资料。并对高于治疗窗、低于治疗窗及单一用药、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病例来源于我院2000—2006年间服用四种抗癫痫药物(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治疗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2554例癫痫患者。

1.2 仪器与方法

TDX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试剂盒(美国雅培公司)。判定标准:有效浓度范围 VPA 50~100µg.mL-1,CBZ 4~10µg.mL-1,PB 10~40µg.mL-1,PHT10~20µg.mL-1

2 结果

2.1 使用抗癫痫药物患者年龄分布状况 统计结果显示,0-18岁患者占66.48%,大于60岁患者占3.13%,二者合计占总例数的70%以上。由于患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增加较快,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对用药剂量做及时调整。老年患者多数伴有各种疾病,同时生理功能和代偿能力逐年衰退,对药物的敏感度增加。因此,对这两类特殊人群进行血药浓度监测非常重要。

2.2合并使用抗癫痫药物情况 我院仍以单一用药为主,占89.66 %,符合临床治疗原则[2]。联合两种及两种以上用药者264例,占10.33%,但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在治疗浓度范围内仅有51例,其余213例均不在治疗浓度范围内。多种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时,由于药物相互作用,使剂量调整难度增加,药物作用、临床疗效不易判定。而单一用药疗效判断明确,治疗方案易于调整,临床多以单一用药为主。

2.3 四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例/次统计 见表1。

表1 四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例/次统计

年度

例/次

丙戊酸

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人次

(%)

人次

(%)

人次

(%)

人次

(%)

2000

407

103

25.31

97

23.83

30

7.37

177

43.49

2001

404

147

36.39

139

34.41

28

6.93

90

22.28

2002

400

181

45.25

133

33.25

36

9.00

50

12.50

2003

393

215

54.71

84

21.37

33

8.40

61

15.52

2004

404

227

56.19

101

25.00

36

8.91

40

9.90

2005

462

288

62.34

89

19.26

38

8.23

47

10.17

2006

434

307

70.74

79

18.20

25

5.76

23

5.30

合计

2904

1468

50.55

722

24.86

226

7.78

488

16.81

7年监测4种抗癫痫药物例/次数中,每年均以丙戊酸的监测例数最多,且逐年上升,占总例/次数的50.55%。丙戊酸为广谱抗癫痫药,不良反应少,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因此临床使用率逐年增加。

2.4四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见表2。

表2 四种抗癫痫药物浓度监测结果

药物

例数

低于治疗窗

在治疗窗内

高于治疗窗

人次

(%)

人次

(%)

人次

(%)

丙戊酸

1468

652

44.41

718

48.91

98

6.68

卡马西平

722

195

27.01

492

68.14

35

4.85

苯妥英钠

226

135

59.73

52

23.01

39

17.26

苯巴比妥

488

142

29.10

305

62.50

41

8.40

合计

2904

1124

38.71

1567

53.96

213

7.33

2.4.1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低于治疗窗的比例约占44%,应引起临床注意;同时采血时间对浓度测定结果影响也较大。因此,合理调整给药间隔,严格遵守服药时间,避免药物峰谷浓度波动,保证疗效稳定,医生应注意对患者给药前谷浓度和给药后2h峰浓度进行监测。

2.4.2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卡马西平血药浓度达到治疗窗的约占70%,在四种抗癫痫药物中比例最高。药物浓度和治疗效果是密切相关的,浓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药物中毒或症状不能控制。因此,提高治疗效果应注意药物浓度的监测。

2.4.3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监测苯妥英钠共226例,135例低于治疗窗,占59.73%,52例在治疗窗内,占23.01%,39例高于治疗窗,占17.26%。苯妥英钠血药浓度在治疗窗比例最低,且波动幅度大,应引起临床注意。

2.4.4苯巴比妥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监测苯巴比妥共488例,142例低于治疗窗,占29.10%,305例在治疗窗内,占62.50%,41例高于治疗窗,占8.40%。

3 讨论

①本文对四种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结果进行了分析,是以目前确定的有效治疗浓度为参考标准。但由于人体代谢的个体差异及遗传因素等方面影响,往往会有浓度-疗效不相符的情况,出现低浓度症状控制较好或治疗浓度时出现中毒表现。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状况,进行个体化用药。

②苯妥英钠呈非线性代谢动力学过程,给药剂量和血药浓度较难控制,在治疗窗范围的比例最低,而且波动幅度大。高于治疗窗的占17.26%,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该药由于个体耐受性差,药物浓度过高后会产生牙龈增生、共济失调、认知障碍和精神失常等不良反应,临床在进行剂量调整时应慎重,从小剂量开始,同时应监测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

③在所分析的病例中,发现有患者服用抗癫痫中药。通过测定,发现这类中药中均含有上述四种抗癫痫西药,少则一种,多则三到四种。测定患者血药浓度,远远达不到有效治疗浓度,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治疗方案,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实例:患者彭某,入院前在河南某医院服用抗癫痫中药“痫速康”,测血药浓度发现痫速康中含有卡马西平和苯巴比妥,浓度分别为2.60µg.mL-1和9.91µg.mL-1,均未达到有效浓度。

主办: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804号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药剂科